繁体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福建日报记者通道远程 邮箱 传稿
222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马来西亚站 > 今日福建 > 正文

“明艳”金山寺 数说“最风景”

2021-03-12 15:22:22 翁宇民 来源:福州晚报  责任编辑:潘超  

许愿带密密匝匝,宛如给树穿上大红袍。

香火缭绕中的儒释道

进入金山寺,是自然风光之外的另一种人文风景。寺虽小巧,却敬奉着儒释道三教的香火。妈祖、西方三圣、伽蓝菩萨、三一教主毗邻而处,各自香火鼎盛。信众执五炷香,就可“一站式”地于这玲珑小寺中感受兼容并蓄的多样信俗。

金山寺管理人员说,有许多人专程到金山寺寻访寺的右厢。右厢名为“借借室”,相传是明朝学者林龙江的居室,他曾于此著书立说。

林龙江,本名林兆恩。明嘉靖年间,倭寇骚扰闽浙沿海,林兆恩呈《防倭管见》于官府,并倾家赈济难民。1546年,林兆恩乡试不第,遂摒弃科举功名,致力于身心性命之学。久之,心有所悟,认为儒、道、释“其教虽三,其道则一”,于是创立“三教合一”学说。倭患之后,林兆恩羡慕金山寺胜景,寓居寺内著书,并建造“普渡”。因他“普渡”用的器具都是向周边居民借来的,所居之所就被命名为“借借室”。这里还有一副对联,相传也为林兆恩所写“:山川寄迹原非我,天地为庐亦借人”。

楹联匾额后的名人身影

文化游也是金山寺吸引人的一大主题。

与右厢相对的左厢,名为“怡怡斋”,据说曾是众多洪塘文人仕子的读书处,如明嘉靖年间的七省经略张经、明万历二十年的状元翁正春等,他们或在此读过书,或题过诗,留下过墨宝。文有不少。其中元代王翰的一首诗,颇能道出它的天然之处“:胜地标孤塔,遥津集百舱。岸回孤屿火,风渡隔村烟;树色迷芳渚,渔歌起暮天。客愁无处写,相对未成眠。”

朱熹曾到金山寺讲学,因此金山寺建有“朱子楼”予以供奉。他为金山寺写过一副楹联“:日夜长浮,不用千篙争上水;乾坤屹立,独能一柱砥中流。”

末代皇帝溥仪的师傅陈宝琛,也曾在游览金山寺时挥笔题写“禅棲”二字,感慨金山寺出离红尘的意境。

在妈祖殿后壁,有个“是最胜处”的匾额,是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主席林森于民国二十四年题写。现在金山寺的寺匾是中国现代社会活动家赵朴初所题,观音阁的匾额“大慈楼”是中国著名书画家刘海粟88岁时的封笔之作。

近20年来,金山寺的每一点修缮变化,均引发市民关注。新一年金山寺会不会有新变化?现在的“明艳”金山寺是否已是它最美的模样?欢迎到晚报文艺副刊公众号“悦号”留言,聊聊你的想法!

1  2  3  4  5  


ADD: 18M, Lorong Thambi Dua, Pudu, 55100 Kuala Lumpur, Malaysia

TEL: 03-21448972, 21448872 FAX:02-21412030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