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船 夏海滨 摄 东南网12月22日讯(本网记者 邹玒 文洁 李奇 通讯员 余雪燕)和煦的冬日暖阳中,迎着东北季风,22日,中马“送王船”联合申遗成功宣传活动暨闽南海洋历史文化论坛在厦门同安举行。 据悉,同安是“送王船”举办次数最多(152届)、规模最大、配套最全的区域。而同安吕厝一直是厦门“送王船”活动的最主要的区域之一。同安区西柯镇吕厝社区每四年(即鼠、龙、猴年)举办一次迎王、送王仪式,今年是第152届,由此推算,吕厝送王船起源于明洪武年间,迄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每到“送王”当天,万人空巷,游艺纷呈,寄托了民众禳灾祈福的美好心愿。 本次活动由国家文化和旅游部指导,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厦门市人民政府主办,厦门市文化和旅游局、中国民主同盟厦门市委员会、同安区政府承办。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王晓峰,全国政协副秘书长、民盟中央副主席张道宏,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一级巡视员王晨阳、福建省闽南文化研究会会长林晓峰,厦门市副市长林建,厦门市政协副主席陈昌生等出席开幕式。 送王船植根于滨海地区共同崇祀“代天巡狩王爷”的民间信俗。北京时间12月17日晚,由中国与马来西亚联合报送的“送王船——有关人与海洋可持续联系的仪式及相关实践”,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此前,“送王船”已分别列入中马两国的国家级非遗项目名录,成为两国人民共同的文化遗产。此次活动旨在对中马“送王船”联合申遗经验进行及时总结,对申遗后闽南海洋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进行深入探讨,携手共建面向海洋、面向未来的文化共同体。 活动现场,马来西亚马六甲申遗方通过视频连线的形式对“送王船”申遗成功表示祝贺,称将以此为契机,共同传承和发展中马两国的共同文化遗产。 活动现场 东南网记者 文洁 摄 现场,11米宽、4米高的王船一亮相,就立刻成为了全场的焦点。除了用于仪式的王船,吕厝今年还建造了另一艘王船用于展示,目前陈列于华藏庵旁。 “流水本同源,丛兰亦同根。”张道宏表示,“送王船”联合申遗成功,反映了闽南文化学术研究的深入和闽南民间送王船活动广泛的群众基础,说明一带一路“民心相通”有着历史的印记和文化的传承可循。 “这个仪式就是要我们子孙后代不断走向海洋,勇敢地走向海洋,所以一直到今天仍然很有价值。”厦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专家组组长陈耕表示,中马联合申遗成功,使“送王船”在全世界的曝光度大大增加,也将为厦门和马六甲两个城市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 自15世纪至17世纪形成以来,“送王船”随着“下南洋”和海上贸易,逐步从中国闽南地区传播到东南亚地区。今年的同安吕厝送王船文化节也通过“云”直播的方式,将现场盛况向全球华侨华人展示。 据悉,“送王船”是我国第一次与“海丝”沿线国家联合申报成功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也是厦门市首个申报成功的项目,凸显了福建省、厦门市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战略支点城市的地位作用,对促进民心相通和文明交流互鉴具有重要意义。 文化同安,源远流长。近年来,同安区高度重视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工作。截至目前,同安全区拥有不可移动文物500处,有莲花褒歌、珠光青瓷等26个国家省市各级非遗项目。此次送王船的申遗成功,更是其中最为浓墨重彩的一笔。 孩子坐在蜈蚣阁中参与踩街活动。东南网记者 邹玒 摄 12月23日凌晨四点左右,整艘“王船”燃起熊熊烈火。东南网记者 李奇 摄 相关链接 送王船申遗 送王船于15-17世纪在中国闽南地区形成,随着“下南洋”移民和海上贸易逐步传播到东南亚地区。它承载着观察气象、潮汐、洋流、风候、牵星图等海洋知识和航海技术,是人们长期海上生产生活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华文化在“海上丝绸之路”国家传播与交融的生动例证。 目前,送王船主要流传于我国福建省南部的厦门湾和泉州湾的沿海地区,以及马来西亚马六甲州的华人聚居区,相关实践也见于中国台湾南部的沿海社区。此外,迁徙到中国沿海其他地区的闽南人后裔,也会在送王船仪式活动期间回到故乡参与当地的相关实践。 在我国闽南,人们大多每三或四年在秋季东北季风起时举行送王船仪式;在马来西亚马六甲,则多在农历闰年于旱季择吉日举行。仪式活动历时数日,或长达数月。 在马来西亚,送王船被称作“王舡大游行”,作为马六甲一项富有特色及历史悠久的传统活动,大游行时人们的敬海狂欢,以相似的仪式,跨越地理界限,维系着海外闽南侨胞和故土的情感。 送王船体现了人与海洋之间的可持续联系,被中马两国的相关社区视为共同遗产,长期以来发挥着巩固社区联系、增强社会凝聚力的作用。从2015年7月起,厦门市闽南文化研究会和马来西亚侨生公会共同倡议推动送王船联合申遗,并广泛开展社区和宫庙间的民间交流。厦门市在国家文化和旅游部、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的指导下,积极开展申遗工作。日前,送王船正式成为我国第42个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册)的项目。 |